自考这几大雷区你都知道吗?注意不要踩!
1、选专业不切实际,只看热门专业
有的考生其实一开始就错了,见招聘上什么专业热门,就报考什么专业,完全不考虑自身的学习能力,也不愿意去花心思去了解相应的院校和专业,一个在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人,选人力资源就很有用。而选择会计,如果不是要转行,其实对个人职业发展来说,作用并不大。
建议: 同学们,拿证只是结果,最重要的在于过程,如果过程都脱离的实际,那么结果只可能是空中楼阁。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、兴趣、需求等来选择报考专业和院校。
2、拿证心切,却克服不了自身惰性
自考的平均通过率在10%-30%这一区间内,报名机构辅导学习,可以提升到60%-80%,汉语言文学更是有90%以上通过率,但是还是要靠自身努力而定。
我们来算一下,正常情况下按一个考期能报考两科算,那么一年就只能考8科,自考专业一般13-15门课程,往理想的状态想,一年大概能通过6科左右,所以这么算下来考完需要两年多一点,再加上申请毕业的时间,完成这一流程大概需要两年半到三年左右,而且,你必须每一门全部都通过才能办理毕业,考完就可以拿毕业证,一直考不完就一直拿不到毕业证……
但是很多同学太急了,不分难易程度,每次都报满四科,平时学习也不踏实,遇到不会做的题就直接跳过,不求甚解,总是以侥幸的心理参加考试,说实话,学习这种事情,弄不得半点虚假,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考试,考试就会以什么样的分数对待你。
建议: 自考毫无疑问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,但我们很难克服自身的惰性,自考三分之一的人都挂在去考场的路上,能够坚持下去,你就已经成功大半了。
3、目标不明确,不会利用碎片化时间
目前很多同学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,无法保证每天的学习时长,一些碎片化的时间也都用在玩手机上,加上自考考线很长,长到容易让人忘记当初报考的初衷。
如果没有细分到每一天每一个月的目标,那种对学习的热情会逐渐消失殆尽,走出考场时,细数之下会发现,虽然自己为自考准备了的两年半,但是实际上花费的时间还不到十分之一。
建议: 要给自己确立明确的目标,学会目标拆解,然后将目标的达成划分到每一个月、一周、一天去实行,最好能加上及时反馈的机制,如果达成某一个小目标,就给自己一定的奖励。
4、得过且过,忽略细节
都说细节,决定成败,这是从小就受到的教育,但是往往很多人会忽略。
明明自己报的是理科,应当听《大学语文》4学分的课,结果糊里糊涂上了《大学语文》6学分的课,到考时才发现听错了课;还有的课程没有听错,但办理考试手续时,粗心填错了科目代号,本来应考4学分,结果考了6学分,一字之差,误了半年。
建议: 很多人精力充足,却无法把劲往正确的方向上使,往往输在对细节的把握上,即便是细节,也一定要放在心上。
5、心存侥幸,不断降低对自己的要求
心存侥幸,不断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是考生最大的弊病。下班看电视、刷抖音、打游戏的时候精神抖擞。想到考试时,却总是拿平时工作太累当做借口,心情好的时候就翻翻,不好的时候就丢到一边,不愿意花心思研读,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会,不愿意下笔,到真正考试时面对试卷,这也没把握,那也拿不准,那么考试结果自然可想而知。
建议: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,只有你付出了实际行动,才会得到想要的收获。而在自考中,即便你下定决心去拿证,真正用上的可能也不过80%,而这80%也只够你到80分而已,努力了结果可能都不尽如人意,更何况不努力呢?